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交通為特色的理工類高職院校。創辦于1958年,走過國家“示范校”、國家“優質校”發展歷程后,2019年成功入選全國56所貴州目前唯一的“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”。 學院目前設清鎮、陽關兩個校區,占地1437畝,全日制在校高職學生15000余人。六十年砥礪前行高歌邁進,一甲子辛勤耕耘碩果盈枝,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、全國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、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、全國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示范校、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、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等榮譽。學院不斷實現著全方位突破、深層次改革和高質量發展;為社會輸送近十萬名交通建設人才,對貴州乃至全國的交通運輸事業大發展、大跨越做出了貢獻,被譽為“貴州交通人才的搖籃”。 學院下設9個教學系部:道路與橋梁工程系、汽車工程系、管理工程系、建筑工程系、信息工程系、機械電子工程系、物流工程系、軌道工程系、基礎教學部;3個二級院校:貴州交通技師學院、繼續教育學院、駕駛技工學校。 學院現開設專業30個,重點打造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和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(西部山區智能交通)兩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;其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群,涵蓋道路橋梁工程技術、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、土木工程檢測技術、道路養護與管理、計算機網絡技術共5個專業;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(西部山區智能交通)專業群涵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、新能源汽車技術、機電一體化技術、物聯網應用技術、物流管理共5個專業。 學院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、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,國家教學資源庫課程11門、省級精品課程26門;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實訓基地、省級開放實訓基地6個。 學院共有專任教師近900名(含校外兼職教師),校內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217人,具有碩士以上學位295人,雙師型教師279人。學院現有國家“萬人計劃”教學名師、省部級以上教學名師13人;省管專家、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;省高層次創新人才中“千”層次人才11人;省部級以上“技能大師”、青年崗位技術能手8名;省部級以上教育、教學創新團隊8個。 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聚焦新目標,邁向新征程,為實現“世界眼光、中國特色、貴州元素、人民滿意”發展愿景,緊握職教發展奮進之筆,繼續書寫蓬勃發展的華章。
由普通本專科學生根據本校的生活條件、環境以及綜合情況進行實名投票得出(通過實名注冊的學生才具有投票資格)
投票結果僅代表學生對本校的個人意見。
系統自動顯示投票數較多的部分高校,投票人數較少的高校暫時不顯示。
學院共有專任教師近900名(含校外兼職教師),校內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217人,具有碩士以上學位295人,雙師型教師279人。學院現有國家“萬人計劃”教學名師、省部級以上教學名師13人;省管專家、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;省高層次創新人才中“千”層次人才11人;省部級以上“技能大師”、青年崗位技術能手8名;省部級以上教育、教學創新團隊8個。
專業名稱 | |
---|---|
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| |
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|
專業名稱 | |
---|---|
計算機網絡技術 | |
旅游管理 | |
工程機械運用技術 | |
物流管理 | |
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| |
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| |
土木工程檢測技術 |
專業名稱 | |
---|---|
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| |
汽車運用技術 | |
建筑工程技術 | |
工程機械控制技術 |
根據學生對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,推薦結果僅代表學生對本校相關專業的推薦意見,不代表官方的專業排名,投票人數較少的高校暫時不顯示。
專業名稱 | 推薦指數 | 推薦人數 |
---|---|---|
工程造價 | 4.4 | 88 |
機電一體化技術 | 4.3 | 27 |
建筑設備工程技術 | 4.2 | 15 |
建筑工程技術 | 4.2 | 83 |
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| 4.2 | 199 |
酒店管理 | 4.1 | 18 |
土木工程檢測技術 | 4.1 | 17 |
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| 4.1 | 40 |
公路監理 | 4.0 | 46 |
會計電算化 | 4.0 | 35 |
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 | 4.0 | 24 |
物流管理 | 4.0 | 66 |
公路運輸與管理 | 4.0 | 31 |
計算機網絡技術 | 4.0 | 30 |
道路養護與管理 | 4.0 | 26 |
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| 4.0 | 59 |
物聯網應用技術 | 3.9 | 11 |
會展策劃與管理 | 3.8 | 14 |
工程測量與監理 | 3.8 | 22 |
建筑設計 | 3.8 | 37 |
汽車運用技術 | 3.8 | 63 |
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| 3.6 | 33 |
安全技術管理 | 3.6 | 39 |
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 | 3.6 | 30 |
通信技術 | 3.6 | 17 |
旅游管理 | 3.5 | 24 |
智能交通技術運用 | 3.5 | 24 |
工程機械控制技術 | 3.5 | 51 |
數控技術 | 3.4 | 19 |
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| 3.4 | 25 |
計算機應用技術 | 3.2 | 47 |
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| 3.0 | 12 |